關于昆明市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2021年昆明市政府預算信息公開目錄
第一部分 關于昆明市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第二部分 昆明市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
表一、2021年昆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表
表二、2021年昆明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表
表三、2021年昆明市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表
表四、2021年昆明市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表
表五、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表
表六、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表
表七、2021年昆明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政府預算經濟分類表(基本支出)
表八、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市對下轉移支付項目)
表九、2021年昆明市分地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表
表十、2021年昆明市市級“三公”經費預算財政撥款情況統計表
表十一、2021年昆明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情況表
表十二、2021年昆明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表
表十三、2021年昆明市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情況表
表十四、2021年昆明市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表
表十五、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情況表
表十六、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表
表十七、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市對下轉移支付項目)
表十八、2021年昆明市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情況表
表十九、2021年昆明市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2021年昆明市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一、2021年昆明市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二、2021年昆明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三、2021年昆明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四、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表(分地區)
表二十五、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表(分項目)表二十六、2021年昆明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七、2021年昆明市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八、2021年昆明市市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情況表
表二十九、2021年昆明市市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情況表
表三十、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情況表
表三十一、2021年昆明市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情況表
表三十二、昆明市2020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余額預算情況表
表三十三、昆明市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余額情況表
表三十四、昆明市市級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余額情況表
表三十五、昆明市市本級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余額情況表
表三十六、昆明市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余額情況表
表三十七、昆明市市級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余額情況表
表三十八、昆明市市本級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余額情況表
表三十九、昆明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還本付息情況表
表四十、昆明市2021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提前下達情況表
表四十一、昆明市2021年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安排表
表四十二、2021年市本級重大政策和重點項目績效目標表
表四十三、重點工作情況解釋說明匯總表
監督索引號53010003000010000
市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文件(六)
關于昆明市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
——2021年2月2日在昆明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昆明市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現將昆明市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提請市十四屆人大第六次會議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十三五”工作回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嚴重沖擊宏觀經濟環境,財政收支形勢異常嚴峻。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財政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執行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財政預算,迎難而上,擔當作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較好完成了全年預算收支目標,地方財政運行總體平穩。
(一)2020年預算收支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0.5億元,完成預算(下同)的100.7%,較上年決算數增長(下同)3.2%,加上級補助、調入資金、債務轉貸等591億元,收入合計1241.5億元。支出875.1億元,完成103.5%,增長6.6%,加上解上級、地方政府債券還本等366.4億元,支出合計1241.5億元。收支平衡。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7.6億元,完成100.4%,增長2.9%,加上級補助、下級上解等608.2億元,收入合計925.8億元。支出318億元,完成104.3%,增長9%,加上解上級、債務還本等607.8億元,支出合計925.8億元。收支平衡。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9.7億元,完成100.3%,增長2.8%,加上級補助、債務轉貸等624.4億元,收入合計824.1億元。支出220.2億元,完成103.1%,增長12.4%,加上解上級、債務轉貸等603.9億元,支出合計824.1億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預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37.1億元,完成76.2%,下降22.9%,加上年結轉、專項債務轉貸等604億元,收入合計1341.1億元。支出903.7億元,完成83.3%,下降3.7%,加專項債務還本、結轉下年等437.4億元,支出合計1341.1億元。收支平衡。
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96.4億元,完成66.8%,下降28.7%,加上年結轉、專項債務轉貸等585.3億元,收入合計1181.7億元。支出674.4億元,完成61.8%,下降10.3%,加專項債務還本、專項債務轉貸等507.3億元,支出合計1181.7億元。收支平衡。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94.1億元,完成66.3%,下降32.1%,加上年結轉、專項債務轉貸等562.3億元,收入合計1056.4億元。支出584.5億元,完成63.6%,下降4.9%,加專項債務還本、專項債務轉貸等471.9億元,支出合計1056.4億元。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收支變動的主要原因是:當年土地成交量下降,土地出讓收入減少,相應減少土地成本等支出。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4億元,完成176.9%,增長32.4%,加上級補助0.1億元,收入合計1.5億元。支出0.8億元,完成151.5%,下降59.8%,加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等0.7億元,支出合計1.5億元。收支平衡。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5億元,完成101.9%,下降38%,加上級補助0.1億元,收入合計0.6億元。支出0.3億元,完成92%,下降48.9%,加補助下級、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等0.3億元,支出合計0.6億元。收支平衡。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2億元,完成100%,下降20.5%,加上級補助0.1億元,收入合計0.3億元。支出0.1億元,完成79.7%,下降40.4%,加補助下級、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等0.2億元,支出合計0.3億元。收支平衡。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變動的主要原因是:晉寧區等縣區企業上交利潤增加和經開區等開發區及市本級企業上交利潤減少因素疊加,收入凈增;省級“三供一業”補助政策到期,轉移支付補助減少,相應支出減少。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536.2億元,完成116.5%,增長48.5%。支出505.3億元,完成150.9%,增長69.4%。收支相抵,當年結余30.9億元,加上年滾存結余451.3億元,年末結余482.2億元。
昆明市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市級及以上統籌,不單列市級和市本級預算。
社?;痤A算收支變動的主要原因是: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改革、社?;鸲ㄆ诖婵罴械狡诮Y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等增收因素,以及落實社保費減免緩政策的減收因素相疊加,收入凈增加。落實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提高養老保險待遇和失業保險金標準、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職業技能提升等支持力度,支出增加。
5.市級其他地區預算執行情況
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4億元,完成100.1%,增長2.6%;支出15.6億元,完成113.8%,下降13.5%。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8億元,完成93.2%,下降45.4%;支出3.1億元,完成55.1%,下降75.4%。
經開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3億元,完成100.7%,增長3.2%;支出32.6億元,完成106.4%,增長4.8%。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6.1億元,完成182.4%,增長136%;支出30.8億元,完成209.8%,增長185.3%。
滇池度假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7億元,完成100%,增長2.5%;支出14億元,完成101.4%,下降16%。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9.5億元,完成136.9%,增長52.8%;支出18.7億元,完成135%,下降33.5%。
陽宗海風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億元,完成103.4%,增長5.9%;支出8億元,完成110.3%,增長9.6%。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5億元,完成104.1%,增長116.1%;支出7.8億元,完成104.8%,增長1.9%。
滇中新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7億元,完成100.1%,增長2.6%;支出15.8億元,完成117.9%,增長21.9%。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9.6億元,完成39.6%,下降38.6%;支出21.1億元,完成21.5%,下降70.3%。
空港經濟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億元,完成100.7%,增長3.2%;支出11.8億元,完成109.4%,增長23.4%。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8億元,完成52.7%,下降54.2%;支出8.4億元,完成255.5%,增長21.3%。
6.其他報告事項
地方政府債務情況。全市政府債務年末余額2124.6億元,低于限額456.2億元,其中:市級政府債務余額1562.3億元,低于限額335.4億元;市本級政府債務余額1183.3億元,低于限額224.7億元。各級政府債務余額均控制在法定限額內。
市本級預備費使用情況。市本級年初預算安排預備費3.6億元,在年度預算執行中使用3.6億元,主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城市防洪排澇工程等項目。
市本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動用補充情況。年初預算動用22.7億元,預算調整追加動用4.5億元,共計動用27.2億元;年末一般公共預算超收部分及政府性基金結轉超過當年收入30%部分等補充36.5億元。
預算調整情況。經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和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批準,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從764.9億元調增為778.2億元;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從1046.1億元調增為1266.8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從386億元調增為460.4億元,支出從317.6億元調增為334.8億元。
“三公”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全市“三公”經費預算2.8億元,較上年下降4%;支出2億元,較上年下降7%。
以上預算執行情況詳見《昆明市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均為快報數。待省財政廳批復我市2020年財政決算后,部分數據會有所變化,屆時再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財政政策執行和重點工作情況
1.全力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啟動疫情保障應急機制,統籌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0.8億元,保障重點區域監測篩查和防控資源下沉基層,確保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疫情防控人員補助、衛生應急體系建設、防控物資設備經費需求。優化資金分配測算方式,加強基層庫款應急調度保障,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開通資金撥付、醫療和社會保障、政府采購三條“綠色通道”,細化實施辦法和措施,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財稅支持政策。
2.全力支持經濟社會恢復發展
堅決落實落細減稅降費和省市應對疫情穩增長政策措施,給予企業財政貼息、保供補貼、貸款融資、減免房租等支持。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減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4.9億元,安排1億元發放消費券,為115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提供貸款貼息3億元,下達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1.5億元,助力企業紓困發展。落實政府采購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政策,中小微企業獲得訂單占全市政府采購合同金額的75%。全市稅收自3月份后持續恢復,全年完成515.4億元,增長1.2%,占一般公共預算的79.2%。
3.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持底線思維,開好規范融資“前門”,嚴堵違規舉債“后門”,發行再融資債券162.7億元,有效緩釋債務到期風險;爭取新增政府債券185.7億元,有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壓實化債主體責任,嚴格限額管理、預算管理和償債計劃管理,持續鞏固政府債務化解成果。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全市統籌投入脫貧攻堅資金82.1億元,持續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著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農村飲水安全和產業扶貧項目等,積極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統籌投入生態環保資金35.2億元,重點支持牛欄江補水、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陽宗海保護治理等。支持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垃圾分類等。
4.積極支持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產業支持投入,轉變投入方式。統籌投入38.4億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支持產業鏈固鏈行動,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注入資本金26.2億元,支持做大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培育細胞產業、生物醫藥、信息產業、新材料、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統籌投入5.8億元,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支持外貿、內貿穩增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統籌財力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高質量發展。統籌投入5.8億元,促進科技創新發展。圍繞區域性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優化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支持實施高企培育計劃,積極支持重點實驗室、科技創新平臺等建設,保障院士專家來昆建設工作站,助推金磚國家技術轉移平臺、南亞東南亞科技合作交流平臺建設。統籌保障“春城計劃”等人才培引機制,支持建設高素質創新人才隊伍。統籌投入1.1億元支持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鞏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創建成果。
5.積極促進城鄉融合與區域協調發展
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財政資金穩預期促投資作用,市本級投入項目前期工作經費4.6億元、土地儲備資金70億元、基本建設資金17億元、“五網”專項資金47.3億元,引導和擴大有效投資;積極爭取抗疫特別國債17.9億元,中央特殊轉移支付10.6億元;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申報入庫項目14個,總投資378億元;有力保障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城市軌道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市本級統籌投入10億元以獎代補資金,支持重要節點燈光亮化和62條城市道路市容環境整治;投入4.3億元支持全國文明城市成功創建;投入3.1億元支持主城區集貿市場改擴建、公共排水設施維護運行、道路綠化管養、城市公廁建設、文化街區保護、公園免費開放等,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投入16.2億元支持城市公交、軌道運營;投入3.9億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鎮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下達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1.1億元,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支持農林水事業加快發展。堅持優先保障農業農村領域,全市農林水支出較上年增長8.9%,市本級統籌投入農林水資金39.7億元,著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支持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廁所革命”實施;落實“一縣一業”、“綠色食品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扶持政策,支持省級森林鄉村創建和林業生態建設,支持推進水源工程建設、城市防汛排澇工程實施和農村飲水安全達標。投入1.3億元支持實施418戶新增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和7357戶農房抗震改造。支持基層保運轉。強化組織協調,健全監控體系,即收即下上級直達資金118.6億元;市對下財力性轉移支付11.7億元,較上年增長11%,高于全市支出增幅4.4個百分點;加強縣級“三?!鳖A算審核和運行監測,強化庫款調度保障,履行市級幫助責任,確保財政收支平衡,促進區域財力均衡協調。
6.穩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全市民生支出635.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2.7%。市本級統籌投入4.3億元,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支持大學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安排3.5億元支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惠及企業2.3萬戶,穩定就業崗位77.8萬個。統籌投入49.6億元,支持健康昆明建設。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提標政策,人均補助標準從69元提高至74元;加大醫療保險基金財政補助,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均補助標準從563元提高到612元;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疾控機構核心能力和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雙提升工程、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保障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能力提升、疫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等,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健全完善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啟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保障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需求。統籌投入64億元,支持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支持實施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改革;穩步推進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提高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發放困難群眾臨時價格補貼和救助金;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市級補助、困境兒童生活補助標準,全市2.8萬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全部納入關愛保護;支持興辦社會養老機構;支持“雙擁”模范城市創建,全面落實退役軍人保障政策。統籌投入33.1億元,支持教育優先發展。落實生均經費保障和學生國家資助等政策;支持“一村一幼”鄉鎮公辦和村級幼兒園建設,獎補普惠性民辦幼兒園445所;支持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為全市13.6萬名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生活費補助,33.5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支持普通高中普及攻堅、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昆明學院轉型發展;支持“三名”工程深入推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統籌投入10.5億元,支持文體旅游事業發展。支持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專項資金年人均標準從17元提升至20元;保障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文藝精品創作。支持全民健身、品牌賽事、“15分鐘體育健身圈”、公共體育場館建設等。爭取省級“旅游革命”獎勵資金2億元,重點支持文旅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實施,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統籌投入35.9億元,支持加強市域社會治理。支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平安昆明建設、食品安全“六大放心工程”、質量強市、優化營商環境等,鞏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成果,支持“兩新”組織、村級活動場所改善等。
7.持續提升現代財政治理能力
積極深化財政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現市本級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全覆蓋。穩步推進教育、科技、交通、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機制。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推廣“互聯網+政府采購”模式,上線“政采云電子賣場”。推進預算單位賬戶電子化改革。加大“陽光云財一網通”運用推廣,積極推行涉及市場主體項目資金網上公開辦理,全市注冊企業達3509家,總申報項目數4389個。切實強化財政管理。認真貫徹執行預算法和預算法實施條例,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完善預決算公開考核機制,進一步規范全市預決算公開檢查標準。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完善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對市本級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全面監控。開展疫情防控、直達資金、扶貧資金等專項檢查。積極配合巡視巡察、審計、督查檢查和問題整改。主動接受人大法定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按時辦結人大代表建議61件、政協提案49件。法治財政、陽光財政建設持續推進,財政治理效能不斷提高。
(三)“十三五”期間財政工作回顧
五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支持下,在全市各地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財政部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堅定不移服務保障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較好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財政收入量質穩步提升。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502.2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650.5億元,年均增長5.3%。稅收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幅5.2%,稅收占比77.2%,收入質量連續4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2967億元,是“十二五”的1.4倍,財政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2015年的615.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875.1億元,年均增長7.3%?!叭苯涃M支出累計下降54.6%。全市民生支出累計2895億元,支出占比保持在72%以上。全市統籌投入脫貧攻堅資金累計431.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3917億元,是“十二五”的1.4倍,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財稅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與市域治理相適應的預算制度主體框架基本建立,預算績效管理全面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市對下財政管理體制,政府間財政關系進一步規范,市對下轉移支付較“十二五”增加65.3%,財政統籌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改革任務穩步多點推進。深化會計制度改革,規范內部控制,《政府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全面貫徹實施。深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支持設立產業股權投資基金、雙創基金等,財政投入方式不斷優化。2020年,我市財政管理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激勵。
——財政運行風險防控有力。進一步健全風險管控體系,規范政府舉債融資行為。采取堅決有力措施推進重點任務落實,政府債務風險指標持續向好。累計爭取置換債券1242.8億元、再融資債券335.6億元,政府債務期限結構更加優化,平均利率從7.5%降低到4%以內,年均節約債務利息超過40億元;累計償還政府債務426億元,依法舉借新增政府債務447.2億元,全市政府債務余額分年度、分級次、分地區控制在人大批準的限額以內。切實防范基層財政運行風險,累計下達縣級財力性補助資金595.4億元,縣級“三?!北U系轿?,基層財政運行總體平穩。
——財政運行更加規范透明。積極配合市人大開展預算聯網監督,實現預決算和執行信息共享。完善全口徑國有資產報告體系,落實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實現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全覆蓋,辦理財政資金支付業務平均時間縮短70%以上,市本級國庫直接支付資金從2015年的15億元到2020年的178億元,增長11.8倍。財政信息公開時效和質量不斷提高,財政透明度不斷增強。
奮斗充滿艱辛,成績來之不易?;仡欉^去五年,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改革發展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產業基礎薄弱,區域發展不平衡,財源稅源結構不合理,部分縣區財政運行困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任務艱巨;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有效性仍需進一步提高。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穩妥地逐步解決。
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
2021年是奮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財政部門將切實立足新發展階段,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服務保障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開啟新征程。2021年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的要求,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優化支出結構,積極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風險防范化解,以高質量可持續財政服務保障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2021年收支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3.3億元,較上年快報數(下同)增長3.5%,加上級補助、債務轉貸等497.9億元,收入合計1171.2億元。支出905.7億元,增長3.5%,加上解上級、一般債務還本等265.5億元,支出合計1171.2億元。收支平衡。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8.6億元,增長3.5%,加上級補助收入、下級上解等561億元,收入合計889.6億元。支出332.4億元,增長4.5%,加上解上級、補助下級等557.2億元,支出合計889.6億元。收支平衡。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6.7億元,增長3.5%,加上級補助、下級上解等584億元,收入合計790.7億元。支出227.9億元,增長3.5%,加上解上級、補助下級等562.8億元,支出合計790.7億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預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27.3億元,下降1.3%,加上年結轉、專項債務轉貸等385.4億元,收入合計1112.7億元。支出866億元,下降4.2%,加調出資金、專項債務還本等246.7億元,支出合計1112.7億元。收支平衡。
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35億元,增長6.5%,加上年結轉、專項債務轉貸等352.3億元,收入合計987.3億元。支出708.3億元,增長5%,加轉移性支出、專項債務還本等279億元,支出合計987.3億元。收支平衡。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00億元,增長1.2%,加上年結轉、專項債務轉貸等315.2億元,收入合計815.2億元。支出572.5億元,下降2%,加轉移性支出、專項債務還本等242.7億元,支出合計815.2億元。收支平衡。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8億元,增長104.7%,加上年結轉、上級補助等0.2億元,收入合計3億元。支出2億元,增長148.4%,加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資金1億元,支出合計3億元。收支平衡。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2億元,增長336.5%,加上級補助等0.1億元,收入合計2.3億元。支出1.4億元,增長372.8%,加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資金、轉移性支出等0.9億元,支出合計2.3億元。收支平衡。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2億元,增長471.2%,加上級補助等0.1億元,收入合計1.3億元。支出0.8億元,增長642.7%,加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資金、轉移性支出等0.5億元,支出合計1.3億元。收支平衡。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合計539.8億元,增長0.7%。支出合計521.5億元,增長3.2%。收支相抵,當年結余18.3億元,加上年滾存結余482.2億元,年末結余500.5億元。
5.市級其他地區2021年預算草案
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3億元,增長3.5%;支出15億元,下降3.7%。政府性基金收入8.4億元,增長22.7%;支出8億元,增長153.8%。
經開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8億元,增長3.5%;支出38.1億元,增長16.9%。政府性基金收入21.9億元,下降16.2%;支出33.1億元,增長7.7%。
滇池度假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億元,增長3.5%;支出14.5億元,增長3.5%。政府性基金收入24.3億元,增長25.1%;支出31.5億元,增長68.3%。
陽宗海風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億元,增長3.5%;支出8.1億元,增長1.3%。政府性基金收入11.9億元,增長39.1%;支出9.7億元,增長24.5%。
滇中新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億元,增長3%;支出19.1億元,增長20.7%。政府性基金收入65.7億元,增長66%;支出49.5億元,增長135%。
空港經濟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億元,增長3.5%;支出9.7億元,下降18.4%。政府性基金收入2.8億元,增長56.7%;支出3.9億元,下降53.5%。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預算法規定,預算年度開始后和市人民代表大會批準本預算草案前,市財政已將上年結轉的支出以及必須的基本支出提前下達各部門,以保障市本級正常運轉。同時,市對下轉移支付按上年執行數一定比例提前下達。
(二)2021年市本級財政主要支出政策及重點安排
1.聚焦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繼續做好“六穩”、“六?!?。精準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增強民生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加強基本民生保障;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實施好“財園助企貸”等政策,健全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全面落實各項財稅政策,加大穩就業支持力度;保障糧食能源安全、供應鏈產業鏈穩定;落實資金直達機制,加大市對下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支持困難地區兜牢“三?!钡拙€。
推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安排12.6億元產業發展資金,支持智慧城市建設、新能源汽車、園區發展等。優化財政投入方式,支持擴大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規模。支持打好世界一流“三張牌”,穩固壯大支柱產業,積極扶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支持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冷鏈物流等服務行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產業基礎。
助推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安排2.3億元科技創新資金,積極爭取國家、省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科學技術普及、技術改造及創新平臺建設等。逐步加大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為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支撐。完善財政扶持政策,繼續采用后補助方式跟進企業研發投入,強化財政科技資金的引導放大作用,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積極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安排2.8億元商貿服務資金,支持內外貿發展、流通領域供應鏈體系試點等,積極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落實自貿區昆明片區補助和支持政策,積極爭取省級資金和專項債券,支持自貿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升級、貿易發展等。繼續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建設,支持辦好會展活動和外事交流,增強開放發展新動能。
2.聚焦城鄉融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持續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安排36.7億元“五網”綜合交通等重大建設項目資金和22.6億元重點公共基本建設項目資金。發揮政府性投資的引導作用,合理運用PPP模式,有效撬動民間投資。統籌安排3億元以上前期工作經費,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強化項目儲備,積極爭取新發專項債券額度,加快債券資金發行使用,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
支持城鄉功能品質提升。安排32.4億元城鄉建設管理資金,支持軌道交通運營、城鄉公交、城市道路、園林綠化等,持續優化完善城市功能設施,增強城市綜合承載服務能力。加強市容市貌改造升級、國土空間規劃及管理等資金保障,支持優化市域規劃布局,建設“春城花都”。支持高水平辦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和國際友城大會。
促進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安排8.9億元農業農村發展資金,保持財政投入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投入力度,繼續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創建、農村“廁所革命”、“一縣一業”等項目實施,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產業發展。支持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鞏固提升農村供水安全。
支持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安排20.2億元生態環境建設資金,支持滇池等高原湖泊治理、牛欄江滇池補水購水、污水處理及提標補助等,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強化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促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型,支持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3.聚焦民生福祉,促進共享發展
推進健康昆明建設。安排8.6億元醫療衛生健康資金,支持城鄉居民醫保補助、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發展、疾病預防控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衛生人才培養等。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資金保障政策,確保防控物資儲備充足、及時到位。支持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重大疫情防治救治體系,提升應對各類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提升社會保障能力。安排10.9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資金,支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幫扶。繼續支持全民參保擴面計劃,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加強社?;鸸芾?,確?;疬\行平穩、可持續。全面落實困難群眾財政補助政策,積極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
促進教育文體事業發展。安排5.3億元教育發展資金,支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補短板、職業教育等,繼續落實鄉村教師獎勵政策,支持加強優秀教師隊伍建設。安排1.3億元文旅體育重點項目資金,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文旅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擴大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供給。
促進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安排10.1億元社會綜合治理資金,支持掃黑除惡、禁毒、反恐及社會治安防控等,保障安全生產、民族團結、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資金投入,推進平安昆明建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與社會和諧穩定。支持營商環境改善、智慧交通、集貿市場規范化建設等。支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促進市域治理現代化。
4.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風險,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著力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安排38.5億元政府債務還本付息資金。依法加強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強化違法違規融資舉債監管和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監測,嚴守債務風險底線。嚴格償債計劃管理,抓實存量債務化解。積極統籌土地出讓收入、盤活各類資產資源,拓寬償債資金來源,持續降低政府債務風險。
著力支持基層財政平穩運行。安排12.9億元市對下財力性轉移支付。落實2億元滇中新區綜合財力補助,促進市區融合、協調發展。完善市對下轉移支付機制,財力向縣級和困難地區傾斜,激勵各地培育壯大財源,提升縣級財力保障水平。強化基層“三?!鳖A算審核、風險監測,督促縣級落實主體責任,堅持應保盡保、嚴控提標擴圍,確保機構正常運轉和基本民生政策落實到位。加強財力統籌,加強庫款動態監控,及時調度資金,確保不發生財政系統性風險。
三、確保完成2021年預算目標的主要措施
(一)持續加強收支管理,提高財政統籌保障能力
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財政工作的全面領導,緊扣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目標任務,不斷提升財政服務保障能力。一是加強收入組織。堅決貫徹執行減稅降費和穩增長政策措施,加強財稅協同和財源建設,依法組織財政收入;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專項債券額度支持,拓寬收入來源。二是強化支出管理。加強財政經濟運行分析監測,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繼續壓減非急需非剛性非重點支出,集中財力優先保障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嚴控預算調劑追加,硬化支出預算約束,加快執行進度,盡早發揮財政資金效益。三是強化資源統籌。加強綜合預算管理,加大資金資源統籌,加大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力度,提升財政支出綜合效能;強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加強國有資本收益征管;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資產,及時收回結余結轉資金,健全存量資金和預算安排掛鉤機制。
(二)持續深化財政改革,提升現代財政治理能力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立適應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代財政制度。一是持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落實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責任,加大部門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和績效目標審核,強化過程監控與事后評價,強化信息公開,加強結果運用,構建預算與績效一體化管理體系。二是穩步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研究出臺生態環境、公共文化、自然資源、應急救援等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落實共同財政事權分類轉移支付改革,加大專項轉移支付與其他財政資金的統籌安排力度,推動形成合理授權、依法規范、運轉高效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格局。三是縱深推進預算管理改革。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完善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增強中期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編制的指導性和約束性。強化績效評價結果與政策調整、預算安排的有機結合,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持續規范財政運行,提高依法理財水平
深入貫徹預算法及預算法實施條例,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和權力監督,加快推進法治財政建設。一是加強財政運行管理。全面規范財政暫付款管理,加強追繳清收,嚴控新增規模,降低累計余額。加強庫款運行動態監控,健全完善國庫資金調度與庫款規模和預算執行掛鉤機制。繼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健全國有資產報告制度。二是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強化政府采購、會計領域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與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進一步完善制度,促進預算管理科學精準。繼續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規范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三是主動接受各方監督。認真貫徹云南省預算審查監督條例,自覺主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預算決算的審查監督。認真落實有關預算、決算決議,充分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持續改進預決算報告和草案編報工作。積極配合推進預算聯網監督,主動回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關切。積極配合審計監督,加強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建立審計整改長效機制。
各位代表,站在新發展階段的歷史起點,做好2021年財政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頑強拼搏、砥礪前行,為奮力開啟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勝利提供堅強的財政保障!
名 詞 解 釋
1.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2.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國家通過向社會征收以及出讓土地、發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專項用于支持特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財政收支預算,是政府預算體系的重要組成。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并對國有資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應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是對社會保險繳款、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社會保險的收支預算。應當按照統籌層次和社會保險項目分別編制,做到收支平衡。目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全市統籌管理,全市實行統一政策和收支管理,不再細分市級、市本級的預算統計口徑。
5.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是指各級財政通過超收或清理整合結余資金安排的具有儲備性質的基金,用于彌補短收年份預算執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視預算平衡情況,在安排年初預算時調入并安排使用。
6.預備費:是指按照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額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設置的、用于當年預算執行中的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處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各級預備費的動用方案,由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提出,報本級政府決定。
7.全市、市級和市本級:全市包括市級和14個縣(市)區。市級包括市本級、高新、度假、經開、陽宗海、滇中新區本級和空港經濟區。
8.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財政事權是一級政府應承擔的運用財政資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任務和職責,支出責任是政府履行財政事權的支出義務和保障。
9.預決算公開:是指經本級人代會或人大常委會批準的預算、預算調整、決算、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及報表,應當在批準后二十日內由本級政府財政部門向社會公開,并作相應說明;經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決算及報表,應當在批復后二十日內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并作相應說明。
10.直達機制: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六穩”、“六?!惫ぷ?,中央財政建立了直達機制,確保特殊轉移支付和抗疫特別國債等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11.政府債券:指經國務院批準同意,以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政府為發行和償還主體,由地方政府財政部門發行并辦理還本付息和支付發行費的政府債券。
監督索引號53010003000010111